渝中区:着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_发展_健身_企业
原标题:“十四五”重庆体育产业这样腊|渝中区:着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这个智慧体育长廊建成了之后,我几乎天天都到这边磨练,不仅可以必要看到自己的运动时间和消耗,还能遮风挡雨,确实方便又智能。”一说起位于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的智慧健身长廊,家住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的杨惠赞不绝口。
近年来,为进一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健身市场需求,我市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场地设施建设,除了坐落于渝中区的智慧健身长廊,还竣工了南岸城市更新口袋公园、北滨路室外全民智慧体测点、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智慧社区健美中心等一大批智能健身场地。其背后是一家深耕重庆15年的体育企业——位于渝中区的重庆友杰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友杰体育被评选为“重庆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公布,不仅彰显了全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广大体育企业获取了更为辽阔的发展机遇。
而谈及渝中的智慧体育,不得不托的还有一家企业——康尔美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该企业从传统的健身器材供应商顺利转型为智慧体育健美仅有产业链服务商,不仅在奥体中心成立了重庆首家智慧体育场馆样板体验馆,更实力打造出了奥体中心全民健身智慧步道等样板项目。
作为渝中颇具代表性的两家体育企业,友杰、康尔美双双被票选为“渝中区文化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样板单位”,两家企业负责人均回应,市、区两级对体育产业的重视,让他们对重庆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展望“十四五”,渝中区也提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十四五”时期,渝中区将以供给外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体育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深度推进“体教融合”,积极探索具有渝中区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路径,着力打造出高端体育销售品牌,显著提升体育休闲服务业能级,全面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 年末
体育及涉及产业年度总规模约 60 亿元
据渝中区体育局涉及负责人介绍,就该区“十四五”的发展指标而言,到 2025 年末,力争体育及涉及产业年度总规模达到 60 亿元,产业增加值超过将近 20 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 2%。全区人均体育消费近3000 元,充分发挥体育消费对经济社会的夹住效应。
就产业体系和发展路径来看,主要反映为:减缓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发挥体育赛事效应,打造国际精品赛事,争创体育赛事名城,融合“母城”文化底蕴,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发展,构筑国际体育品牌文化引领新纪录地;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希望打造全国体育产业“标杆”和体育消费试点区的“样板”。
优化空间布局 引凤来栖
形成“一核一带一新区”的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渝中区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引凤来栖,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落户。今年3月,重庆本土的文体旅综合产业公司嵩悦集团总部正式落户渝中。该集团旗下包含了体育赛事、冰雪旅游、酒店、零售等业务板块。嵩悦集团负责人称之为,未来将和市冬运中心共同在渝中区正式成立“全国冰雪运动大数据中心”,在后冬奥时代,推动重庆冰雪运动的数字化发展。同时,也将在渝中区各个学校、企业和社区大力开展“冰雪运动七进”等体育活动,推展体教融合发展。
这也是“十四五”期间,渝中区产业体系发展思路的最重要内容。在产业体系规划方面,渝中区将恪守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打造出全产业链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推展体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体育产业新生态。一是以市场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完善全区体育产业扶植政策;二是吸引国际、国内一流的体育企业到渝中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三是推进体育赛事服务规范化,并给与政策扶植;四是推展体教融合,将体育基地、运动营地等划入青少年研学基地,打造体育培训平台和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优化体育产业空间,渝中区明确提出了“一核一带一新区”的发展新格局。具体内容为:
“一核”为重庆体育产业核心资源聚集地——在两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菜园坝街道,以发展体育竞赛演出、休闲娱乐健美培训、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居多,构建大田湾区域的重庆体育产业核心资源聚集地。
“一带”为重庆体育商贸与服务经济带——在解放碑街道、 朝天门街道、七星岗街道、南纪门街道,以发展体育用品销售、体育规上企业总部聚集地、都市体育旅游等居多的重庆体育商贸与服务经济带。
“一新区”为重庆大石化体育产业协同创意区——在大坪街道、石油路街道、化龙桥街道,以发展电子竞技、体育科技、体育康养、体育产业样板单位等居多的重庆大石化体育产业协同创新区。
前进实行八大工程
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五”期间,渝中区体育产业将重点实行八大工程,仅有方面、多维度推动产业仅有链条同步、协调发展,共同助推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8项重点明确工程具体为:
融合发展工程:打造出体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探寻体育+医疗融合,推进体育+金融产业发展。
载体建设工程:积极统合58家重庆市级体育协会聚驻渝中区,培育引入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面向全国的体育用品商贸市场,利用好区内边角场地。
体育消费试点区建设工程:力争“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渝中区开会,积极推进渝中区与锦江区以及成渝区域内涉及城市体育的协同发展,举办渝中区国际体育消费季。
品质提升工程:持续发挥体育彩票对体育产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打响母城的文化名片与体育名片。
康体产业融合工程:加快体医养融合发展,促进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人才培养,创建和完善重点运动员和杰出后备人才数据库。
数字赋能工程:创意体育消费新的场景,之后前进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筹建重庆体育融媒体中心。
青少年体育培训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专业的体育培训机构和体育培训品牌,希望通过政府出售服务等形式引入市场化体育培训机构为学 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获取指导,希望社会力量通过直接创办、联合培育等多种方式,参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体育资源交易工程:筹设重庆体育资源交易平台,逐步完善体育资源交易的合法合规合序发展。
作为渝中区文化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2021年,友杰体育被票选为“重庆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友杰体育负责人回应,《规划》明确提出的“十四五”发展目标,给予广大体育企业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友杰体育将持续‘立足重庆、深耕细作’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提供覆盖仅有人群,仅有场景、智能化、数据简化的智慧体育整体解决方案,为市民就近、就便参予科学健身降下更多便捷。
(文/石慧萍)http://www.sohu.com/a/560300256_121127558?scm=1005.1002.0.0.0回到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